我国于2013年3月启动了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对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目前已获得了*监测成果,为防灾减灾、城市规划、沉降治理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介绍,国家启动了抚顺市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选择矿山环境监测作为内容之一。监测人员以2010年获取的0.2米分辨率影像和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数据,结合野外作业,对采煤沉陷区的地表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
监测结果表明:抚顺煤田采煤沉陷区位于抚顺市区中东部,现已造成地表部分建筑物破坏,农田废弃。科研人员预测了采煤沉陷区的最终影响线,影响区面积约22.5平方千米,下沉量可达45米。抚顺煤矿区的西露天矿作为亚洲的露天矿,其矿坑南部千台山南坡形成了一条长约3100米的地裂缝,断陷带宽度为400米,落差18米,并以每天8至10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这一监测结果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据悉,截至目前,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已累计获取930万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完成约420万平方公里的野外作业,监测成果已应用于国土资源、环保、民政、交通、建设等领域。
信息标题:地理国情监测显示抚顺等部分煤炭开采区地表沉降问题严重
/zhichi-4081.html